我的二維碼
實習記者 李雨瀟
2019年04月12日09:25 來源:中國文化報
“說出來你一定不相信,這個故事我花了20年才寫完。我覺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我就很‘偉大’了。”兒童文學作家彭懿說。3月29日,作家彭懿、“凱叔講故事”主講人王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暉等,在北京與孩子和家長們分享了對原創兒童圖畫書創作的見解。
彭懿坦言,20多年前剛從事翻譯工作時,他就立志寫一本能讓孩子從頭笑到尾的書。5月,他撰寫的兒童圖畫書《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將面市。該書講述了一個每天夢見睡魔怪的小男孩,想出許多稀奇古怪的方法逃出噩夢,在經歷多次失敗后,最終打敗睡魔怪的故事。這本書的創作離不開彭懿多年來從事原創兒童圖畫書研究和推廣工作的積累,他曾翻譯過上千本國外經典圖畫書,出版過《妖怪山》《不要和青蛙跳繩》等幻想圖畫書以及《馴鹿人的孩子》《山溪唱歌》等攝影圖畫書。
然而,除了作者豐富的經驗積累,兒童圖畫書創作還應避免千篇一律的題材與故事情節。“原創圖畫書一定要有創造、有新意。”陳暉說,“從題材來看,妖怪、噩夢這些題材比較常見。怎麼才能有新意?這本書提供了一個路徑——再講一個新的故事,每一個故事由孩子自己來創設情景,去解決問題。同樣是講述獨立、成長、自主和勇敢,但本書更具游戲色彩,兼容了教育性與趣味性,在輕鬆、滑稽甚至荒誕中解決孩子內心的需求,讓他們得到撫慰和鼓勵。”
本書繪圖作者田宇認為,敘事邏輯在創作兒童圖畫書中也十分重要。“創作這本圖畫書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睡魔怪到底是誰’。這樣一群又嚇人又好笑的角色,不能隨便在夢裡跳出來,它們應該有存在的邏輯。”田宇說,“這個邏輯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孩子在晚上夢到的睡魔怪,就是在白天會引起他們恐懼的東西,睡魔怪代表了孩子內心的恐懼。”據田宇介紹,此后,編輯團隊也展開調研,搜集了許多孩子害怕的事物作為書中睡魔怪的原型。
此外,創作邏輯要讓孩子看得懂、能理解,進而融入故事中。“孩子為什麼會喜歡一本書?首先是因為‘我懂’,其次是因為‘懂我’。”特級教師李懷源說。對此,陳暉也有同樣的看法:“一本圖畫書要讓孩子產生共鳴,就需要充分考慮兒童的心理需求,包括審美趣味。”
(責編:王誼帆、沈光倩)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
電話:010-65369995
郵箱:jinbao@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