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維碼
張維
2019年03月19日10:04 來源:法制日報
在知識產權保護逐漸加強的今天,知識產權的運用也日益凸顯其重要性。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加強知識產權運用的促進,成為很多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無論在促進運用上,還是運用的具體方式上,他們都貢獻了不少智慧。
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營口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車軻軼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提出了“四個一”的建議:成立一支專門的隊伍﹔設立一項資金﹔簡化一項服務流程﹔搭建一個平台。
培養知識產權應用型人才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促進發明創造和轉化運用。
全國政協委員、奧克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近些年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多項政策出台,使知識產權保護深入人心,並成為“走出去、引進來”打造國際和國內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但在知識產權運用方面還存在著嚴重不足,特別是知識產權運用的促進上。
朱建民認為主要原因就是對運用重視得不夠,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不大,運用促進管理的機制體制不暢,中央與地方各自的優勢沒有充分發揮,相關信息不對稱,一些專利尤其是高價值的專利轉化率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其中,創造是基礎,運用是目的,保護是手段。”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沈陽代辦處主任王慶林說。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溫州市文聯副主席蔣勝男指出,我國在保護知識產權上作了很多法律、制度方面的探索,但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卻是知識產權應用型人才捉襟見肘,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知識產權應用人才幾乎是空白。
蔣勝男建議,在新形勢下要努力探索我國高校通過創新設置知識產權專業學位、創新設置培養課程以及實現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等方式來大力探索培養知識產權應用專業人才的時代新路徑。
拓展專利代辦處功能
車軻軼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專門為加強知識產權運用的促進提出建言。
在她看來,成立一支專門的隊伍,是當務之急。從1983年起,當時的中國專利局在全國各地陸續設立了30多個代辦處。30多年來,各地代辦處為國家專利局在地方的一些業務受理及專利費收繳等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專利事業的飛速發展,各地代辦處單一的專利服務功能已經不適應地方和國家創新發展的需求了。
身處一線的王慶林對此最有體會:代辦處屬於國家局的派出機構,業務由國家局直接領導,經費由國家局撥付並且納入了中預算,但編制卻由地方設置且形式多樣。
車軻軼認為,可以在現有的各地代辦處財、物(務)統管的基礎上,借鑒審協中心的管理模式,將代辦處的服務功能和知識產權運用促進職能進行整合。
搭建運用促進信息平台
在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車軻軼建議設立一項資金——重大高價值專利轉化專項資金,以實現“集中優勢兵打殲滅戰”充分發揮專項資金的作用。建議由財政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設立重大高價值專利轉化專項資金,制定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和配套政策。
朱建民對此表示贊同,他說,這一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可以引領和帶動相關產業加快發展的專利技術,以促進知識產權的運用,為引領和帶動企業創新發展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企業家出身的朱建民特別看重服務的簡便:“近幾年來,隨著電子支付的快速發展,電子系統應運而生,不僅為企業管理帶來了效益,也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便利,但作為專利繳費的票據目前仍採用傳統的紙質票據方式,不僅為廣大專利權人帶來不便,也為各地代辦處的管理帶來不便,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運營成本。”
車軻軼認為,可以簡化這一項服務流程,積極開展專利繳費票據電子化,為知識產權運用做好支撐,由此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建議由財政部加快組織專利費收據的電子化工作。
車軻軼的第四個“一”是搭建一個平台,即建設知識產權運用促進信息服務平台。她建議,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結合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會同地方知識產權局專門搭建適合廣大專利權人和廣大用戶應用及政府部門管理與服務的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
建議實施專利扶貧工程
朱建民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精准施策,實現“脫真貧真脫貧”,這給了他很深的觸動。“我認為我們要做精准,離不開科技同時也離不開專利,可以將幾種扶貧融合在一起,實施專利扶貧工程。”
在朱建民看來,專利扶貧工程是精准扶貧和科技扶貧的具體體現,是促進農村環境改善和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加快鄉村振興、實現“脫真貧真脫貧”的有效措施。“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堅持‘三個不能離開’,就是不能離開那片天,不能離開那塊地,更不能離開那群人。”
王慶林補充說,專利扶貧是知識產權運用的一個重要內容。國務院扶貧辦和地方扶貧辦可把這項工作作為扶貧工作的有力抓手,納入扶貧工作體系。
(責編:王誼帆、沈光倩)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
電話:010-65369995
郵箱:jinbao@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