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維碼

致敬文化 圖書出版

2018年12月28日09: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精品圖書全景呈現改革開放40周年壯闊圖景

今年以來,一批精品圖書全景呈現了40年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全景領域波瀾壯闊的發展進步。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高尚全。

《大國根基:中國農村改革40年》(廣東經濟出版社)、《中國四十年社會變遷:1978-2018》(清華大學出版社)、《改革開放研究叢書:中國的治理變遷(1978~201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大國基石》(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激蕩四十年:中國企業1978—2018》(中信出版社)等書從制度建設、基礎建設等領域回顧和分析了改革開放40年的壯闊圖景,反映了中國出版界服務大局能力的提升。

可以看到,主題出版學術含量、理論創新含量提升,不少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主題讀物頻頻登上暢銷書榜,不管是內容策劃還是營銷推廣,主題讀物正在向精品化努力。

二、出版管理體制變革,新聞出版管理職能並入中共中央宣傳部

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新聞出版工作劃歸中共中央宣傳部,由中宣部統一管理。

三、出版界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今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出版了一批好書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持續推進。

在中宣部直接指導下,人民出版社精心組織出版了《共產黨宣言》紀念版、《資本論》紀念版及《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輯》(15種)。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所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黨員干部讀本)》《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黨員干部讀本)》﹔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艾四林總主編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叢書》等。

一批理論著作,內容涵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基礎理論問題和重點難點問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對中國乃至世界范圍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比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陸續推出的楊耕教授主編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叢書》《當代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叢書》,高放教授主編的《世界社會主義史》等系列圖書﹔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趙敦華所著的《馬克思哲學要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譯叢·典藏版》等。

面向大眾讀者的圖書,既有對馬克思人物生平的全方位展示,也有對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和生命力的全面揭示,通俗易懂、圖文並茂,有情感、有溫度,如韋建樺主編、重慶出版集團出版的《馬克思畫傳》﹔袁雷、張雲飛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傳:人間的普羅米修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面向青少年讀者的《<資本論>少年彩繪版》等。

四、出版政策利好,增值稅優惠政策持續至2020年

6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繼續實施宣傳文化增值稅優惠政策。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對7類出版物在出版環節執行增值稅100%先征后退的政策﹔對2類出版物在出版環節執行增值稅先征后退50%的政策。各項優惠政策和過去基本一致,有效期仍是3年。

該政策充分體現國家對文化事業的支持,在出版界紙張成本飆升、人力成本逐年上漲、電商折扣戰擠壓上游合理利潤的當下,從資金上給出版企業“輸血”。

五、《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公布,促進全民閱讀久久為功

3月3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至此,國家層面的閱讀立法工作已經塵埃落定,促進全民閱讀,久久為功。

在2018年各大城市的政府報告中,幾乎各個城市都提出要大力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之城”。全民閱讀熱潮持續升溫。以讀書化人、育人、立人,正是全民閱讀重大意義所在。

六、加大書號調控力度,引導出版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多種問題累積,導致圖書的單品種效益不斷降低,庫存圖書越來越多。數據披露,全國出版業的圖書庫存已經超過當年的造貨碼洋﹔圖書單品種平均印數從1994年的6萬冊下降到2017年的1.8萬冊,下降了70%,這說明,圖書單品種的邊際效益逐年在下滑、產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不僅如此,市場上的重復跟風之作、粗制濫造之作層出不窮,出版業依靠數量擴張的增長方式越來越難以持續。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國家出版管理機構對書號總量進行了宏觀調控,圖書品種快速增長局面得到控制,重印圖書品種增加,單品種圖書的銷量實現了增長。據CIP統計數據,2018年上半年全國各出版單位共申報各類圖書選題141527種,比2017年同期減少9406種,同比下降6.23%。

當然,書號調控政策也使得不少出版社感到不適應,自費出書的成本明顯增加,尤其是民營書業企業感到了更大壓力。書號資源趨緊,對出版社來說,要求杜絕平庸出版,改變以品種擴張帶動規模增長的觀念,實施精品戰略。

七、中國首次成為世界最大童書展博洛尼亞書展主賓國

3月26日,第55屆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開幕,中國首次成為世界最大童書展博洛尼亞書展主賓國。近百家中國出版單位精選的4000多種優秀原創精品圖書參展。

博洛尼亞書展遠不只是一個童書版權貿易的商業平台,它為兒童圖書領域各方面的國際交流創造著條件。博洛尼亞書展長期以來是由西方話語主導的,然而,隨著中國少兒出版的市場規模與原創實力的不斷展示,中國少兒出版開始融入世界主流出版圈並逐步掌握規則。2018年,中國成為博洛尼亞書展的主賓國﹔2018年9月,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原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國際合作部主任張明舟當選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主席,成為該組織最高領導崗位上的首位中國人。

從2004年開始,中國少兒出版持續保持兩位數的年均增長。目前,少兒圖書已經成為圖書零售市場最大細分板塊,中國年出少兒新書4萬種,年動銷少兒圖書品種達20多萬種,“未來十年,中國將成為推動世界童書出版最重要的力量”。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基金會主席、國際安徒生獎評委會主席帕齊·亞當娜如是評論。

八、“國家知識服務平台與知識資源服務中心”即將對外提供服務

6月1日,知識服務模式(綜合類)試點單位遴選結果發布,至此,“國家知識服務平台與知識資源服務中心”已遴選試點單位110家,國家知識服務體系建設已經夯實基礎,一個以專業出版單位、科研院所為主體的知識服務平台即將對外提供服務。

在專業、教育、大眾三大領域的出版之中,專業出版是最有可能形成數據服務、知識付費盈利模式的,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專業出版商就在積極開發在線數據平台。如愛斯唯爾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發電子產品,於2000年推出Scinence Direct在線數據庫,其線上收入已達75%以上,經歷了從內容提供商向信息服務商直到全球專業信息解決方案領先提供商的轉變。

推進國家知識服務平台建設,也是為了構筑國家的知識護城河。國家知識服務平台及總門戶,即是打通知識生產與服務的各個環節,開展“知識”的大數據匯聚與應用。

九、國家出版基金走過10年

國家出版基金於2007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設立,自2008年開始實施,是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之后的第三大國家設立的基金。

作為出版行業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政府基金,國家出版基金運行10年來,共遴選資助了3300多個優秀出版項目,其中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1000多個,資助對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80多家出版單位。

截至目前,已有2300多個項目推出成果,其中近500項成果獲得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國家級獎項。

十、短視頻成出版營銷新寵

短視頻毫無疑問成為今年的互聯網風口。數據顯示,目前抖音月活躍用戶已超過3億,75.5%是24歲以下年輕人,其中66% 的用戶是女性。

另據艾媒咨詢提供的數據分析顯示,在14-22歲的短視頻用戶中,平均停留時長大約在1.5小時/天。

抖音號,成為了營銷圖書的新工具,成為出版營銷新寵。比如,今年,長江新世紀發布的關於著名主持人朱迅新書《阿迅》的一條抖音,一天內觀看量突破千萬,促銷效果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抖音平台用戶大多是24歲以下的年輕人,圖書的宣傳營銷還需有的放矢。

另外,從4月起,抖音開始了內容電商的商業探索,加速將流量和電商的結合,圖書的社群銷售又迎新平台。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12月28日 第 07 版)

(責編:王誼帆、沈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