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报

 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即将实施 

2023年12月29日13:08 | 来源:人民网-金报
小字号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方式更加便捷和多样。据统计,2022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7.2%。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游戏行业完善和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指引。《条例》共7章60条,对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和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方面作出了制度性规定。

在《条例》即将正式实施之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游戏企业如何更好发挥“守门人”的作用?如何处理好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保护未成年人信息权益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的关系?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灵境研究院、灵境·游戏实验室于2023年12月28日召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邀请行业协会领导、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成因复杂 重点人群需特别关注

伴随着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现象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多位专家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成因多种多样。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副秘书长郑南认为,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具有一定吸引力,社会压力大、人际关系需要等社会因素易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世界。家庭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提供更多的网络行为监督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行为的监管和保护,确保他们能够健康、安全地使用网络。

全国网络文化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网络治理与国际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波提出,除了网络产品和服务外,网络沉迷与青少年自己的控制力、学校监督、社会监督亦有关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从未成年人的用网习惯、生活特征、心理特征、人际关系特征、家庭教育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她表示,具有接触网络较早、生活中缺乏自主休闲时间、朋友较少、缺乏自信、经常感到孤独寂寞、没有生活目标、家庭交流少、父母陪伴少、父母上网多等特点的未成年人,更易被短视频、网络小说、网络游戏吸引,需要特别关注。

防沉迷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问题仍需关注

《条例》出台之前,我国游戏行业已经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在《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文件的指导下,游戏企业积极承担主体责任,贯彻落实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相关工作,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家长认可现阶段防沉迷工作成效。

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61.5%的未成年网民认为当前限制游戏时长的管理方式使得自己或同学玩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中国音数协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提出,游戏从业者遵规自律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步入常态化。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取得成效的同时,政策落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需关注:未成年人尝试使用成年人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绕过防沉迷系统;租号、卖号、代认证等现象层出不穷,削弱了防沉迷系统的作用;解除“防沉迷”系统骗局、免费游戏装备陷阱时有发生,黑灰产业链的危害不容小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教授刘晓春表示,对未成年人的整体网络保护,难点在于身份识别。

中国音数协发布的《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目前企业的技术手段成效显现,但冒用账号等现象难以完全杜绝,仍需持续技术升级,完善系统功能。

在这一背景下,不少企业创新探索、主动开展更全面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例如网易游戏为渠道服接入AI未成年人保护巡逻技术及人脸识别机制,针对大额消费、高频消费及疑似未成年人等高风险行为,在支付环节调起人脸识别,增加认证频率。

在游戏中增设人脸识别功能成为越来越多游戏企业增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手段。对于是否应将人脸识别功能在行业内广泛推广,专家认为应谨慎思考该技术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人脸识别是有效的实名认证方式之一,但是要权衡个人信息安全、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刘晓春表示。

郑南提出,人脸识别是否能在游戏行业内全面铺开,需要考虑政策法规、个人隐私保护程度及技术的可行性。“通过人脸识别防止未成年人上网,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最终目的是通过方法和手段让未成年人能通过正规途径体验适龄的游戏,体会到游戏带来的轻松和愉悦,让家长放心孩子进行游戏。”

注重网络素养培养 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目的在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基石。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堵”不如“疏”。

刘晓春认为,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教育内容和方式将随之发生变革。未成年人利用新技术,从网络信息受众,转变为表达者。应看到游戏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将游戏机制与教育引导结合,助力未成年人成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文珺认为,应整合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游戏企业的网络素养教育资源,多部门协作,为学校、社区提供更好的网络素养课程,以便于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更好了解网络,改善亲子关系,有效减少网络沉迷。

“孩子、学校和家长期待看到优质游戏或优质文化产品。”王波提到。

据了解,越来越多游戏企业建立内审团队,加强对游戏产品和官方社群的内容审核,为未成年人建立正向、积极、安全的网络生态环境。多数游戏企业发挥游戏趣味性、互动性强的优势,多维联动跨界整合,通过在游戏中设置科普内容、防诈骗活动,推出防诈漫画、短视频等形式,深耕内容寓教于乐,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善用网络资源,从中学习有益知识,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中小学,陆续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围绕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法治观念、人身财产安全等内容,培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和网络法治意识,增强未成年人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判断能力。

社会协同共治 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政府监管、家庭教育、学校保护、企业履责、网民自律等多个方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一环的缺失,保护系统就容易被打破,保护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多位专家认为社会各方都应在职责范围内做出努力,共同解决新问题。

“亲子关系越亲近,未成年人就会越少地依赖网络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上网动机就会减弱。良好的同学关系也可以减少未成年人对网络满足心理需要的依赖。”高文珺提出,网络引导和网络保护要采用系统化的视角,除了政策引领和企业履责外,促进家庭、学校、网络的良性互动,才能在满足未成年人利用网络学习、娱乐、社交等正常需要的同时,减少未成年人对网络的依赖。

孙宏艳指出,家庭是预防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家庭网络素养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使家长为孩子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学校是网络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应考虑全员、全过程、全链条的网络素养培育;相关主管单位良法善治,应切实落实已有的相关政策;游戏企业要尽到社会责任,既为未成年人提供绿色游戏产品,提供正向引导,又要在技术上努力完善防沉迷系统。

为更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增进防沉迷成效。越来越多游戏企业上线家长关爱平台等。此类平台在绑定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后,可以统计每周游戏时长和消费记录,协助家长了解未成年人的游戏习惯;通过“一键禁止游戏充值”“一键禁止游戏登录”等功能,设置游戏消费额度、游戏时长和登录时段,对未成年人游戏情况进行全方位管理。

《条例》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任重而道远,《条例》明确将坚持社会共治作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要求,期待社会各方不断改进和调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措施,汇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强大合力。

(责编:王谊帆、沈光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