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人士熱議:聚焦“游戲+文旅”新路徑

12月12日上午,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指導,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工委、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產業研究專委會主辦,金報電子音像出版(北京)有限公司、人民靈境研究院、靈境·游戲實驗室支持的“2024游戲公益盛典”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在圓桌對話環節,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網絡治理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波、HTC中國區公共事務總經理馬芳、游族網絡品牌中心總經理王瑩杰、一談網絡CEO助理溫漢卿圍繞探索“游戲+文旅”的新路徑進行分享與討論,就2024年“游戲+文旅”成功案例、“游戲+文旅”如何出位出圈、“游戲+文旅”融合的其他可能性等話題,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圓桌對話:探索“游戲+文旅”的新路徑 主辦方供圖
馬芳表示,HTC關注VR技術與文旅資源相結合。2023年5月,HTC將沉浸式內容引入中國,並在上海推出“消失的法老”項目。她認為,中國沉浸式項目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未來其重要的發展方向是與大空間游戲有機結合,打造強互動的大空間文旅體驗。
王瑩杰指出,游戲作為文化娛樂產業的一環與文旅有天然的連接,兩者都是對中國優秀文化的不同表達形式,通過不同載體給用戶帶來積極的文化娛樂體驗。
溫漢卿介紹,一談網絡曾邀請《英雄聯盟》全球總冠軍中的選手以個人視角,為國內外觀眾介紹上海的文化、旅游、產業和城市特色,取得較好反響。今年,一談網絡與電影《大話西游》合作,向大眾展現寧夏的旅游和人文資源,獲得良好宣傳效果。
針對當前“游戲+文旅”存在“出位不出圈”現象,王波指出,“游戲+文旅”模式雖然在一些地區取得了成功,但可能還未廣泛普及的原因之一是它需要高度的創新和資源整合。此外,將游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需要深入的文化理解和創意設計,這並非所有地區都能輕易實現。
溫漢卿認為,一些景區小游戲未充分將當地文旅特色融入游戲玩法與內容,導致結合生硬,用戶體驗不佳,在眾多游戲產品選擇下容易“出位不出圈”。更好實現“游戲+文旅”效果,需要挖掘文旅特色、發揮VR等技術和硬件設備的潛力,激發更多活力。
“‘出圈’還是比較小概率的事件,我們需要努力,讓我們的項目具備‘出圈’能力。”王瑩杰表示,“出圈”關鍵在於增強游戲產品的品質和文化屬性,服務游戲用戶,為其帶來更好的體驗,擴大受眾面,從而實現“出圈”。
馬芳指出,很多景區與游戲結合只是簡單復刻畫面,無法給用戶帶來高品質沉浸感。“如果在‘游戲+文旅’中融入故事情節,並結合VR、AR、AI技術,更多還原游戲精妙之處,‘出圈’則更有可能。”
展望未來“游戲+文旅”的融合發展方向,馬芳認為可在多維度實現創新拓展,如將景區歷史、文化與游戲背景有機結合,重新創造“游戲+文旅”的大IP,依據游客數據分析為其提供個性化游戲內容選擇﹔借助VR、AR等技術,令游客沉浸在景區項目中﹔借助VR設備開展青少年虛擬游學。
王瑩杰認為,可以從文化和科技兩個方面尋求創新,全方位提升用戶體驗,打造“出圈”作品。例如,對中國文化進行深度挖掘,從地域特色傳統文化、秀美山河等尋找創作靈感,提升產品的文化質感。尤其是還未被大眾所熟知的特色文化中,往往藏有流量紅利。同時也可以利用前沿科技,給用戶帶來“虛實結合”的多元服務與沉浸式體驗。此外還可以游戲的全球化屬性,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王波表示,“游戲+文旅”的融合可以通過VR、AR等更多元化的方式實現,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的體驗﹔結合游戲故事線和地方歷史,開發更多互動性和教育性的內容,吸引不同年齡段的游客﹔通過線上游戲活動和線下實體體驗的結合,創建一個全方位的文旅體驗模式,促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