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君:立足多元需求,展現責任擔當

12月12日上午,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指導,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工委、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產業研究專委會主辦,金報電子音像出版(北京)有限公司、人民靈境研究院、靈境·游戲實驗室支持的“2024游戲公益盛典”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出席活動並致辭。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 主辦方供圖
張毅君表示,近年來我國游戲產業作為數字產業有機組成部分,在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和文化數字化進程中,日益發揮出無可替代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游戲企業內外兼修,積極踐行科技向善理念,運用數字力量參與公益事業,主動擔負起社會責任,多措並舉傳播正能量。
公益事業內容浩瀚、邊界寬廣、需求多樣、遠無止境。圍繞“如何更好地發揮游戲正向價值作用,有效履行社會責任”這一問題,張毅君分享了以下三個觀點。
一、聚焦社會需求,踐行社會責任
企業萌生於社會,動力源自於社會,永續發展更離不開社會。這既是常識,更應是共識。當下,越來越多游戲企業自覺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戰略和日常運營中,通過籌款捐贈、志願服務、研發公益游戲等參與公益事業,形式日趨多樣,實踐日益豐富,成效逐年提升。此外,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注重職工權益保障、定期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也成為許多企業重點關注的議題。
今年6月,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組織會員單位赴新疆喀什,開展中國數字出版助力“石榴籽計劃”公益捐贈活動,為當地民族學校捐贈多種教學物資。回顧我國游戲企業參與公益事業,毋庸諱言仍處於較為初級階段,仍有許多創新潛力有待挖掘。為此,特別需要游戲企業立足社會需求,發揮技術資源優勢,加強多方聯動,努力形成一批影響力大、參與面廣、辨識度高、可持續性強的社會責任品牌項目和品牌活動,以期更高效地傳播社會公益理念。
二、滿足文化需求,打造精品力作
今年8月,國產3A游戲《黑神話:悟空》火爆出圈。“出圈”的是一款作品,“出彩”的是一個高度,“出海”的則是一種文化。該款游戲中融入的山西古建備受青睞,陝北說書更是走紅網絡,《西游記》原著還在海內外引發了閱讀熱潮。該款游戲的成功,顯然得益於精美的畫面、別出心裁的故事以及新穎扎實的游戲性。創作團隊通過重新審視中華傳統文化,發掘出蘊藏其中的精華,創作出既符合傳統文化精髓又符合現代審美追求的游戲大作,為全球玩家打開了一扇了解和體驗中華文化的獨特窗口。
近年來,為更好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許多游戲企業從歷史人物、傳統建筑、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捕捉靈感,在詩詞歌賦、神話傳說、經典著作中汲取養分,對在游戲內外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也日益駕輕就熟。小到道具裝備、周邊衍生,大到聯袂活動、故事內核,越來越多企業正在通過游戲這一媒介,有效展現中國文化特色,講述中國精彩故事。
然而,打造“爆款”不易,保持“長紅”更難。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保障,過硬的作品質量是前提。為此,游戲企業必須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從游戲技術和文化傳承創新雙管齊下,不斷提升游戲產品的“質感”和特色,使中國游戲更加“高質”和“走心”,從而在世界游戲的大舞台上綻放異彩。
三、關注行業需求,攜手共鑄輝煌
游戲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參與者的竭誠努力。游戲企業不僅要關注自身的成長,更要關注整個行業的發展動態和發展需求。
2024年,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繼續組織多場游戲講堂線上課程,聚焦游戲出海,定期發布中國游戲產業月度報告,為行業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參考。此外,音數協先后在上海、蘇州設立“中國音數協游戲博物館”和“中國音數協游戲IP陳列館”。“游戲博物館”目前收錄了5000余件珍貴藏品,通過實物展示,使大眾更直觀地了解全球游戲與中國游戲產業的歷史沿革,從而更加客觀、全面認知游戲。“IP陳列館”則匯聚了諸多知名游戲IP,通過藏品陳列與互動體驗,使公眾直觀感受游戲IP的魅力與價值。
“從人才培養到技術創新,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應用,我國游戲行業正在形成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格局。”張毅君說,“讓我們共同以責任為擔當,以文化為靈魂,攜手並進,將游戲打造成為連接人心、傳遞溫暖的橋梁,為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