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游戲公益典型案例集——公益行動

2024年,游戲企業關注動物保護、環境保護、教育支持、弱勢群體關懷等多個領域,展現公益事業的多樣性。企業通過線上游戲平台,提高公眾對公益的認識和參與度,在線下積極組織幫扶、研學等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公益事業。許多企業對特定公益項目進行持續、長期的投入和支持,形成了公益項目的常態化運作機制。同時,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為公益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和創新體驗,使公益活動更加生動、有趣且富有成效。
疊紙游戲——助力流浪動物領養 讓城市更有溫度
2024年11月-12月,疊紙游戲攜手公益機構在上海、北京、廣州三城發起“溫暖守護,讓愛有家”萌寵領養公益活動。
疊紙游戲呼吁“領養代替購買”“關愛流浪動物,共建溫暖城市”,在六天三城的活動中共有超100隻待領養的流浪動物。活動現場設有流浪動物攝影展、寵物知識科普、寵物義診等環節,吸引眾多愛心人士參與。
流浪動物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要救助流浪動物,怎樣才是科學救助……針對這些問題,疊紙游戲在活動現場通過知識科普講座、萌寵知識巡展等一系列活動,幫助大眾打破對流浪動物的刻板印象,傳遞知識與愛意。
此前,疊紙游戲的員工社團“動物疊友會”多次組織員工捐贈防水流浪貓窩、募集善款救助流浪動物。疊紙旗下游戲《閃耀暖暖》曾和公益機構合作拍攝流浪貓記錄視頻《暖暖的它》,並同步開啟領養救助計劃,一年內共救助100隻流浪貓和86隻流浪狗,並為全國13個城市,共17個救助基地的4034隻狗、707隻貓,送去寵物犬糧2168千克,寵物貓糧934千克。
疊紙游戲希望通過此類線下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流浪動物救助的相關知識,讓這些游走在城市之中的流浪動物重獲愛意與尊重,也幫助它們盡快找到溫暖的家。
吉比特——你好,江豚!珍稀動物保護行動
吉比特堅持將游戲與公益事業深度融合,全面參與鄉村振興、公益助學、文化遺產保護、環境保護等公益慈善事業。
吉比特積極投身於長江江豚的保護工作,通過游戲平台的影響力,提高公眾對江豚保護的認識和參與度。2024年6月,吉比特攜手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開展“保衛江豚”公益活動,向基金會捐贈人民幣20萬元,用於江西鄱陽湖長江江豚的保護。
7月,吉比特旗下游戲《奇葩戰斗家》《失落城堡》開展江豚保護公益聯動活動,向玩家傳達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增加玩家對江豚的了解和關注。玩家在游戲內完成江豚知識科普活動即可獲得以江豚為設計靈感的角色皮膚、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合作紀念江豚道具、聯動專屬綠色守望成就徽章等紀念品。游戲內的聯動公益活動吸引大量玩家參與,兩款游戲內的聯動活動累計參與玩家超過44萬人,兌換最高任務獎勵“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合作紀念江豚道具”的人數超31萬人。
此外,吉比特注意到保護江豚的一線巡護員的辛勤付出,為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捐贈新的巡邏艇,解決康山鄉大山村本地退捕漁民組成的康山巡護隊漁船老舊、巡護速度慢等問題,幫助巡護隊更高效、更安全地實現更大范圍的巡護工作,從而更系統地觀察江豚的呼吸、捕食、育幼等行為。截至目前,吉比特捐贈的資金與巡邏艇已經有效協助康山巡護隊對鄱陽湖492頭江豚開展保護行動。巡護隊計劃至2024年12月,每月完成6次長距離、大范圍的巡護記錄(監測水域全長超過36公裡)﹔完成16次普通日常巡護。
愷英網絡——“山海之約”暑期研學營
愷英網絡自2020年起聯合北京有愛有未來公益促進中心啟動“愷心鄉村雲助學”公益項目,從助學教育、設施捐助、成長資助、生活援助等角度出發,為鄉村兒童提供多方面的課程資源、VR設備及師資力量支持。截至目前,該項目為青海玉樹囊謙縣、稱多縣、曲麻萊縣7所藏族學校提供可持續的在線課程,支持鄉村學校深入開展STEAM教學實踐。
2024年是“愷心鄉村雲助學”項目開展五周年。愷英網絡針對青海玉樹對口支援學校開展“山海之約”暑期研學營,邀請和組織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稱多縣、曲麻萊縣三縣7所雲助學項目學校的28名藏族師生在上海和杭州兩地展開公益研學之旅。
2024年的“山海之約”暑期研學營由“紅色文化體驗”“都市與自然探索”“非遺實踐”“藝術教育體驗”“民間藝術探索”五個模塊構成。期間,師生在中共一大紀念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與紅色文化體驗空間“復興·頌”,通過現場參觀、聆聽講解及參與數字互動體驗追尋紅色足跡﹔在上海海洋水族館、陸家嘴金融中心及外灘、城隍廟等上海代表景觀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差異和魅力﹔前往愷英網絡上海及杭州駐地,在公司雲支教員工志願者的帶領下參觀公司,與企業員工面對面、近距離交流,了解游戲設計、美術創作、游戲運營等工作環節。
此外,在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師生們體驗“愷心百工靈”《紙裡的非遺》課程,學習紙的制作原料與工藝並親手實踐將廢紙轉化為再生紙﹔在中國美術學院社會美育學院參與“以藝術為中心的跨學科教育”的主題研學課程,其中《詩經中的花卉》繪畫課程,授課老師引導學生以荷花為主題進行創作,理解中國畫獨有的藝術表達﹔《創意手工·三潭印月》手工課程通過創意塑造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感知中國傳統建筑的獨特趣味。
本次“山海之約”暑期研學營共歷時6天、跨越4000公裡、設置11個研學點、號召15名企業志願者參與其中。
截至目前,“愷心鄉村雲助學”公益項目已開展“雲支教”“色彩高原”等在線課程263課時,10520分鐘,捐贈“愷心守護包”、新華字典及各類課外讀物、學習物資、運動校服等累計超過5.3萬件套,受益兒童超3萬人﹔為68名鄉村教師提供美育、體育教學能力培訓﹔設立VR教室7所,捐贈140台VR眼鏡及288節自然科學課程﹔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5縣、75所學校捐贈12554本《愷心護花》健康教育繪本。
雷霆游戲——“微光計劃”點亮鄉村兒童閱讀夢想
2024年,雷霆游戲開展大型公益項目“微光計劃”,在鄉村振興、特殊群體幫扶、生態環保等多個公益領域點亮更多希望。“微光計劃”從六一兒童節出發,以“分享童書分享愛”為主題,開展圖書捐贈、微光寄語及伴讀活動三項公益行動。
在圖書捐贈階段,雷霆游戲向滿天星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捐贈人民幣10萬元,用於支持10所鄉鎮學校和1所社區公益圖書館5500本新書的捐贈。捐贈的圖書從學生的年齡分布、識字及閱讀水平、興趣偏好等多角度進行評估,最終定為圖畫繪本、益智讀物、兒童文學、經典名著、名人傳記、科普百科等多種類型的圖書。
6月3日,雷霆游戲開展“微光寄語”征集活動,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邀請旗下玩家留下對鄉鎮兒童的祝願,鼓勵玩家將心意轉化為文字,為鄉村兒童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6月14日,雷霆游戲開展伴讀活動,7名公司志願者前往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東成鎮東瑤小學,參與閱讀體驗日活動。志願者與孩子們共同完成閱讀任務單、展開討論並分享讀后感,幫助孩子們學會如何傾聽、提問、思考和表達,培養他們的觀察力、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伴讀活動在集體創作和展示的過程中拉下帷幕,孩子們結合繪本以戲劇表演、繪畫、寫作等多種形式進行延伸藝術創作,並領取“微光寄語”活動中用玩家祝福制成的書簽作為伴手禮。
截至6月中旬,8個省份的10所鄉鎮學校和1所社區公益圖書館均已順利收到雷霆游戲捐贈的5500本愛心書籍,受益師生超7000人。在這次活動中,雷霆游戲通過社交媒體吸引超13萬網民關注鄉村兒童教育。
盛趣游戲——塑料瓶的新生 環保再生校服
盛趣游戲發起的“塑料瓶的新生”環保公益項目,旨在緩解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問題。該項目通過收集和回收廢棄塑料瓶,利用先進的技術和創意設計,將其轉化為有用且美觀的環保再生校服,並將這些校服捐贈給鄉村的無校服小學,在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同時,助力鄉村振興。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為倡導“綠色游戲,藍色地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2024年盛趣游戲與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共同向全球游戲同業及廣大游戲玩家發出減塑行動倡議,號召全球游戲企業在ChinaJoy展會期間減少派發塑料瓶裝飲用水、飲料及相關塑料制品的周邊,呼吁廣大游戲玩家減少使用塑料制品,並在各展台設置塑料空瓶回收區,鼓勵玩家參與回收。
在ChinaJoy展會期間,盛趣游戲推出綠色展台,在展台設置廢棄塑料瓶回收站,宣傳低碳環保理念。通過趣味的互動玩法和積極的引導,整個展會期間,盛趣游戲展台共回收約3500隻空瓶,重約70千克,可減少約99千克的碳排放溫室氣體。
7月29日,盛趣游戲聯合ChinaJoy主辦方、好潤環保啟動“塑料瓶的新生”環保公益項目,將回收后的塑料瓶進行循環加工,然后制作成rPET再生環保校服。
9月12日,由盛趣游戲捐助的首批再生環保校服在雲南省騰沖市新華鄉荒田完全小學舉行交付儀式,此次盛趣游戲共捐助125套校服,保証新華鄉荒田完全小學的孩子們人手一套。讓這場跨越近半年的環保公益愛心之旅畫上圓滿的句號。
四三九九——凝聚向善力量,致力慈善救助
2024年,四三九九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回饋社會,包括通過魚珠街道向欠發達地區捐贈多台電腦設備、前往養老院及困難家庭開展慰問活動以及支持鄉村學童的免費午餐項目等。
通過魚珠街道向欠發達地區捐贈多台電腦設備:為幫助欠發達地區提升信息化水平,四三九九向其捐贈多台電腦設備。這些電腦的使用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為居民提供更好的學習和工作條件,促進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應用。
前往養老院及困難家庭開展慰問活動:2024年春節來臨之際,四三九九黨委書記組織黨員志願者團隊前往源泉山庄養老院及文屏社區結對困難戶家中開展新春慰問活動,為結對困難戶家庭送上牛奶、大米、食用油等生活慰問品。
支持鄉村學童的免費午餐項目:在支持鄉村教育和兒童福利方面,四三九九向“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捐贈款項,幫助更多鄉村學童享受到免費午餐的機會,為這些孩子們提供穩定的營養支持。截至目前,已提供免費午餐超5000份。四三九九將定期跟蹤項目進展,確保款項使用的透明和有效。
貪玩游戲——《野獸領主:新世界》與大熊貓“萌蘭”共赴綠色行動
貪玩游戲不斷探索將公益元素融入游戲玩法的新路徑,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玩家的公益熱情,共同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通過策略類(SLG)游戲《野獸領主:新世界》與中國綠化基金會的合作,於2024年成功開展一系列以“熊貓守護者”為主題的公益活動。
8月至9月,貪玩游戲攜手中國綠化基金會,依托游戲產品《野獸領主:新世界》,策劃並實施大熊貓“萌蘭”聯動專題活動。該活動通過游戲平台,吸引玩家參與“熊貓守護者”公益項目,共同為修復大熊貓棲息地、守護生態環境貢獻力量。
專題活動在游戲內設置專屬活動區域,玩家通過完成特定任務,如收集特定資源、擊敗特定怪物等,可獲得活動積分,積分可用於兌換游戲內獎勵及助力公益項目。玩家助力進度在一周內達到100%。活動期間,玩家參與度極高,不僅在游戲內積極完成任務助力公益項目,還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公益成果和心得,形成良好的公益氛圍。貪玩游戲代表玩家向中國綠化基金會捐贈20畝竹林。
2024年“久久公益節”期間,貪玩游戲聯合騰訊公益和中國綠化基金會,發起“守護熊貓領地,益起捐步種竹子”公益活動。貪玩游戲全體員工及廣大玩家通過掃碼加入捐步隊伍,助力修復大熊貓棲息地。貪玩游戲根據捐步步數,向中國綠化基金會“熊貓守護者”項目捐贈資金,用於種植竹林。該活動激發員工和廣大玩家的公益熱情,提升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認識和關注度。
此外,貪玩游戲還在游戲設計中融入生態保護的小知識,如“珍愛動物,共護家園”“守護森林,綠意盎然”等,通過游戲場景和任務的設置,潛移默化地向玩家傳遞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同時,游戲策劃組對華南虎、蒙古狼等瀕危動物進行深度調研,真實還原其生活習性,喚起社會對瀕危動物的關注,增強野生動物保護意識。
湯姆貓——國際IP的ESG實踐
湯姆貓充分結合業務在國內外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公益行動。
湯姆貓在未成年人關懷領域策劃並執行多項活動。公司開展“青少年開學安全第一課”——網絡安全進校園主題活動。在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組織“與孩子們共送溫暖”主題公益活動。
湯姆貓親子主題樂園通過巧妙融合湯姆貓家族IP內容,開展針對性早教式主題課程、派對、圖書閱讀角、多樣式角色扮演等文化活動,線上制作並發布古詩詞賞析、中華傳統文化等系列內容。2024年,湯姆貓親子樂園在世界孤獨症關注日舉辦“愛星匯聚,牽手快樂”公益活動,現場設置精彩的表演和游戲互動環節,為孤獨症兒童及其家庭帶來歡樂與溫暖。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湯姆貓舉辦校園愛心捐贈活動,向江西、湖北兩所小學的孩子們送上禮物。此外,湯姆貓還參與“石榴籽計劃”普通話推廣公益項目,與多家愛心企業一起為學校捐贈包括圖書、教學用品等物資。
湯姆貓在海外持續實施一系列公益行動。海外全資主體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玩游戲,救地球”聯盟主辦的2023年“綠色游戲創意計劃”,在《湯姆貓跑酷》《我的安吉拉2》中特別推出環保主題的互動內容。
除此之外,湯姆貓還組織開展多項小規模的公益行動,如世界地球日“減塑”宣傳活動、世界讀書日圖書捐贈活動、社區綠化美化行動、推動農村書屋建設、向困難大學生提供助學金資助、愛心義賣市集,以及為殘疾住院老人捐贈應季衣物等,積極開拓公益落地新方式。
途游游戲——海洋有奇遇,途游筑童夢
途游游戲2021年通過石景山區紅十字會與太陽花聽力語言康復中心簽署捐贈協議,每年定向向太陽花聽力言語康復中心殘障兒童幫扶項目捐贈5萬元。
除每年的定向捐款外,公司還定期組織員工為太陽花寶貝們舉辦科技課、書籍閱讀等活動。2024年10月26日,途游游戲攜手北京市太陽花聽力言語康復中心舉辦“海洋有奇遇,途游筑童夢”公益活動,帶領太陽花寶貝們走進北京海洋館進行參觀。此次活動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為聽障兒童提供一個親近海洋、了解海洋生物的機會,讓他們通過實地參觀和互動,提高對自然世界的認知。19名太陽花寶貝以及20余名家長和康復中心的老師參與其中。
網易游戲——持續打造品牌公益項目和公益數字文創產品
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履行相輔相成。2024年,網易游戲旗下多款產品堅持開展各領域公益項目。
圍繞海洋保護主題 《光·遇》啟動自然日
《光·遇》自2021年起啟動“海洋節”(又稱“自然日”)活動,圍繞海洋保護主題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光·遇》通過游戲內的環境主題、道具激勵,與線下淨灘、講座、放生等系列環保互動體驗,提升玩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2021年,《光·遇》走進青島農業大學舉辦主題活動,陸續在青島、海口、上海、錦州、寧波五大城市開展淨灘。
2022年,《光·遇》走進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高校開展科普講座,前往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共同參觀和學習海龜保護系列知識﹔邀請汪天穩、李海明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大師開展分享會,並在杭州、西安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線下體驗課堂。
2023年,《光·遇》在海南大學開展海洋保護專題論壇,前往萬寧、廈門、煙台三大城市開展淨灘,同年《光·遇》組織認領並放歸“水中大熊貓——中華鱘”活動。
2024年,在湖南共青團的指導下,《光·遇》攜手北京守望者環保基金會“河流守望者”在全國開展超400場淨灘活動,同時資助10所湖南高校開展環境教育活動。
在四年來的海洋節活動中,《光·遇》組織的淨灘活動覆蓋全國多個地區,與累計近萬名玩家一同淨化垃圾超過五千公斤。
關愛公益與科普教育相結合 《蛋仔派對》“六一關愛企劃”
2024年,網易《蛋仔派對》聯合社會各界共同打造“六一關愛企劃”,通過“線上+線下”、關愛公益與科普教育相結合的形式,持續拓展公益視野。
在“六一”前夕,《蛋仔派對》聯合滎陽市公安局、河南都市頻道走進滎陽市菖蒲路小學,以趣味“運動會”的形式,令同學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網絡安全法律法規、防范網絡詐騙等知識。
“六一”期間,《蛋仔派對》參與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的“煥新樂園”公益項目。《蛋仔派對》與志願者一起為浙江省西南部的慶元縣的小朋友改造房間,構筑童夢家園,同時還在當地舉行“六一”親子活動,增強孩子與父母、孩子與社會的情感連接。
《蛋仔派對》聯合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發起“六一”線下反詐和打擊網絡謠言活動,引導兒童健康合理地使用網絡。
此外,《蛋仔派對》還攜手杭州互聯網法院,打造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主題活動。在聯合出品的青少年“網絡觀”E課堂中,融入蛋仔IP形象,以流行的媒介表達形式,趣味轉化網絡安全知識。
《蛋仔派對》還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發起“蛋仔派對免費午餐”公益活動。通過打造公益數字文創產品,帶動用戶以購買數字文創產品的形式進行公益捐助,幫助更多鄉村學童吃上免費午餐。
本次“六一關愛企劃”系列公益項目網絡瀏覽總量超860萬次,視頻播放總量超230萬次。
心智互動——《鴻盟天書》促殘健融合互動
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視障人士借助輔助工具進入互聯網世界。心智互動服務視障群體多年,通過開發無障礙技術,將視覺與聽覺相結合,令不同用戶都能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共同游戲、共享娛樂。
心智互動旗下游戲《鴻盟天書》應用三項發明專利技術,從底層制作開始融合無障礙設計。心智互動開發適應視障群體閱讀速度的TTS(文本轉語音)技術,確保視障用戶能夠順暢、便捷地享受游戲內容。為更好實現視障用戶和非視障用戶同端同游,游戲的UI界面在充分考慮視障用戶線性閱讀方式的基礎上,優化非視障用戶的游戲體驗,令不同用戶在同一畫面中流暢地獲取信息,確保雙方在游戲中的互動與體驗達到最佳平衡,更好體驗游戲所帶來的融合與合作的樂趣。
《鴻盟天書》不僅保留了經典的卡牌玩法,如排兵布陣與英雄成長,還通過獨特的收集系統,利用音畫提示為英雄團隊增添力量,將放置玩法與策略元素完美結合。此外,特別設計了公會城池攻防玩法,讓視障用戶和非視障用戶攜手並肩作戰。
自2023年起,心智互動加速全球化布局,將業務重心轉向國際市場。《鴻盟天書》憑借其無障礙設計和全球發行策略,計劃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陸續上線。心智互動希望以游戲為橋梁,推動文化傳播與國際交流,打造多元化的全球互聯生態。
姚記科技——幫助弱勢群體,回饋社會
上海市姚記慈善基金會於2021年成立,旨在資助困難家庭,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條件。
2022年,姚記慈善聯合新疆克拉瑪依市民政局,發起“克拉瑪依福利院育苗公益項目”,為當地福利院的兒童提供生活費和學費補助。2023年,經過對克拉瑪依福利院需求的深入了解,基金會發起“為愛煥新”“圓夢公益”項目,為福利機構特殊困難群體在生活、醫療、康復、精神慰藉、娛樂等方面提供資金幫助,為改善福利機構基礎設施、設備提供資金支持。目前,三個項目累計捐獻28萬元,幫助3名孩子完成大學學業。同時,項目為殘障兒童開設相關的課程與職業培訓,幫助他們更好融入社會。
此外,基金會亦關注文化交流和公益教育培訓,向廣東省潮州市陳偉南文化館捐贈25萬元,用於支持陳偉南文化館舉辦各類文化展覽、藝術交流活動、公益教育培訓項目等。
除以上項目外,2023-2024年姚記慈善“反哺工程”每年為汕頭市潮陽區捐贈2萬斤大米,以支持當地居民的生活,該項目由汕頭市潮陽區城南街道新華社區居民委員會負責,每年投入4萬元。同時,基金會向果洛藏族自治州匯愛公益發展協會投資10萬元用於該地區殘疾人假肢、矯形器的安裝救助工作﹔基金會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獻了10萬元用於馳援京津冀等地區的水災專項行動。此外,還有多個項目關注特定群體的需求,如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的龍馬校外托管項目(6364.57元)、深圳市建輝慈善基金會支持的雲南行善者(6萬元)、上海市嘉定區紅十字會發起的“姚記藍天下的摯愛項目”(7萬元)、上海享物公益基金會支持的芒東民族小學課桌椅更新(1萬元)以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的高海拔鄉鎮基層一線人員吸氧關愛項目(9萬元)等。
在兩年時間內,上海市姚記慈善基金會共計向外捐獻99.6萬余元。
易娛網絡——多方位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易娛網絡依托廣州市易娛公益基金開展多項公益項目。
易娛公益兒童大病救助項目
自2023年起,廣州市易娛公益基金會攜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珠珠救助平台等,啟動“易娛公益兒童大病救助專項”,救助罹患重大疾病的0-18周歲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易娛持續開展“微心願”“節日探訪”“公益募捐”等活動,幫助患兒持續有效完成治療。
自項目啟動以來,易娛公益已通過各方渠道累計救助大病兒童553名(次),累計捐助資金達532.7萬元。易娛公益在救助過程中不斷創新,如通過義賣市集籌集善款、設置“大病救助項目”留言區等方式,增強公眾的參與感和關注度。同時,易娛公益還通過志願者招募、公益活動等方式,傳播公益理念,匯聚更多公益力量。
易娛筑夢·新疆未成年成長計劃
易娛公益發起“易娛筑夢·新疆未成年成長計劃”。該項目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援助、文化交流等多種方式,助力新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該計劃利用文化娛樂產業資源,為新疆地區未成年人搭建起藝術、科技與文化交流的橋梁,激發孩子們的創新潛能與自信心。項目精准聚焦新疆地區未成年人的實際需求,關注教育環境改善。例如,向新疆喀什市疏附縣阿克提其小學捐贈285套全新的課桌椅,這些課桌椅設計科學,符合人體工學原理,不僅優化學校的硬件設施,更為孩子們提供更加健康、舒適的學習環境。易娛公益不僅關注單個學校的改善,還持續投入資金和資源,為多個地區、多所學校提供援助。例如,向疏附縣兒童福利院捐贈8萬元用於鋪設塑膠跑道、籃球場懸浮式拼裝地板等,改善兒童福利院的體育設施現狀。
鷹角網絡——方舟公益計劃助力文化傳承與弘揚
2023年底,鷹角網絡發起方舟公益計劃,在文化美育教育工作基礎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2024年,鷹角網絡在方舟公益計劃的指導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文化及教育幫扶工作。
2024年3月,鷹角網絡與韜奮基金會合作,將鷹角網絡的文化創意經驗與韜奮基金會的出版及公益經驗相結合,成立“文化傳承推廣”專項基金。
2024年4月,鷹角網絡通過“文化傳承推廣”專項基金在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牛街中學參與滬滇合作項目,捐贈人民幣25萬元,改造中學浴室熱能系統等基礎設施。
2024年4月,鷹角網絡參加第三屆全民閱讀大會暨書香暖神州圖書捐贈儀式,鷹角網絡通過“文化傳承推廣”專項基金捐贈200萬元碼洋書籍,推廣全民閱讀。其中100萬元書籍贈予西藏日喀則市的100家農牧民書屋。
2024年6月,鷹角網絡參與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數字出版助力‘石榴籽計劃’”,向新疆喀什地區捐贈10萬元碼洋的圖書。
2024年5月-10月,鷹角網絡方舟公益計劃來到雲南省紅河州元陽高級中學,通過“文化傳承推廣”專項基金捐贈30萬元現金,支持元陽高級中學建設多媒體教室。自6月教室落成以來,學校充分利用相關場地和設備,開展高考志願填報公益活動、思政教育活動、畢業典禮等數十場活動。
自方舟公益計劃開展以來,已經在新疆、西藏、雲南、福建等地15個城市的超百個點位捐贈書籍187萬元碼洋,涵蓋紅色典籍、自然科學、人文社科、生活百科等多個方面。這一百多個點位的書籍可以輻射共計超百萬的居民和學生。在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牛街中學開展的浴室改造項目以及元陽高級中學的多媒體教室建設項目,直接惠及兩個學校共計超過5000名師生。
卓訊互動——助力三江源地區環境保護
卓訊互動自2018年開始聯合阿拉善SEE環保組織助力三江源地區環境保護,捐贈金額達220萬元。
2022年8月,卓訊互動董事長劉亞卓出任阿拉善SEE三江源項目中心主席,推行一系列環境保護策略與公益傳播品牌活動。同年“99公益日”,卓訊公益志願者服務隊成立線下募捐隊,為環境保護打開籌款新渠道。善款全部用於支持三江源地區的環境保護、自然教育、生態社區建設以及公眾環保等公益行動。
2023年3月24日-26日,由阿拉善SEE三江源項目中心和阿拉善SEE長江項目中心聯合主辦的“長江和她的源頭”主題公益活動舉辦,活動展示了長江源、長江生物有關的數百幅生態攝影作品,同步舉行的自然市集和多種與長江生物有關的文創產品。活動現場,10位生態保護方面的專家、野外守護者,為大眾分享野生動植物觀察與保護的故事。
2023年9月9日,“長江和她的源頭”國家公園主題公益節活動在西寧開展。活動以主題市集、影像傳播、大咖演講、公益分享等活動形式帶動西寧當地廣大公眾關注生態保護。
2024年9月17日-9月30日,“長江和她的源頭”自然教育大篷車巡演活動在上海、合肥、武漢、重慶、西寧五地開展。活動以“自然教育”為核心,並創新性地採用大篷車這一流動自然課堂的形式。通過環境保護宣傳、環保成果展示與自然教育交流活動,結合生態紀錄片展映、公益市集、樂隊演出、手作體驗等方式,以實際行動踐行長江上中下游的生態保護。
2024年,阿拉善SEE三江源項目中心開啟“線上+線下”模式在西寧不定期開展生態大講堂系列活動,搭建公眾和三江源等地區生態領域的專家、學者交流溝通平台,讓公眾深入了解三江源頭環境保護的重要性。2024年5月至今,阿拉善SEE三江源項目中心聯合青海省慈善總會與自然教育機構共同開展“同愛三江水 共護萬物源”志願公益行活動,累計開展活動超20場次,帶動1600余名青少年參與了解青藏高原物種保護。
截至目前,阿拉善SEE三江源項目中心已累計帶動115家當地環保組織和個人,共開設草地恢復試驗地塊650畝,保護地面積達12.7萬平方公裡。
“國家公園主題公益節”“長江和她的源頭”主題公益活動和“長江和她的源頭”自然教育大篷車巡演活動主會場單日客流量5萬至8萬人次,市集現場吸引超過1.2萬人次參與愛心捐助,創建微博話題閱讀量達550.9萬次。
(以上圖片均由各企業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