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媒時代”更需提升媒介素養

劉 晴

2020年11月10日13: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們已經進入移動、多元、聯動的“屏媒時代”,發揮新媒介正向作用,既要從“我”做起,養成合理、成熟的用屏模式,也要為“他”著想,共同淨化、精化屏幕內容

  現如今,說起屏幕,人們已太過熟悉:無論是隨身攜帶的手機等“小屏”,或是家中配備的電視、電腦等“中屏”,還是戶外共享的影院銀幕、展示投影等“大屏”,屏幕無處不在。它們樣式紛繁、畫質光鮮、功能各異,是人們視線的主導,深度參與大眾日常生活。

  與此同時,“屏媒時代”也成為高頻詞,成為人們觀察和討論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視角。屏幕媒介又稱為屏性媒介,是指利用現代數字成像技術與顯示技術,為實現視像傳載、信息交互等目的,被大眾所廣泛使用的現代化媒介。從1895年第一塊電影屏幕的誕生,到如今 “能上網、能拍攝、能看視頻”的智能手機的普及,隨著網絡通信技術、數字媒體技術、高清顯示技術不斷發展,屏幕視覺化和交互化程度越來越高,功能日趨多元,不僅更加“好看”,也愈發“好用”。以可穿戴的移動小屏幕為主,聯動各類屏幕進行交互,多終端設備共同運作,我們已經進入移動、多元、聯動的“屏媒時代”。

  對於這種已不可或缺的媒介形式,人們既依賴於其便利,又不免產生擔憂。屏幕越來越多,快速更迭,令人目不暇接,對人的自制力構成挑戰,稍加放縱便會陷入無邊的虛擬現實。近期,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建議:“電子屏幕使用應設置時限”,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更需注意。還有人指出:屏媒時代,傳播內容多了,信息吸收效率卻低了﹔互動功能強了,真情流露卻少了。這讓屏幕成為一些社會問題、“現代病”的“背鍋俠”。針對屏幕問題的諸多爭論,體現出人們在技術新舊更迭、時代變與不變中的種種思考。

  新媒介新技術會讓我們的文化生活更好嗎?答案是肯定的。通過屏幕,人們能看書、讀圖、欣賞音樂、觀看影像,甚至體驗交互。屏幕為各類文化內容提供更便捷的創作條件和更充分的展示空間。為抗擊疫情,不少依賴實體環境的文藝活動受到限制,屏幕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問題。比如,在一系列數字化“雲展覽”中,人們不需踏出屋門,僅憑近在咫尺的屏幕便可體驗觀展,由此引發公眾呼吁建設“虛擬公共藝術空間”。在與人工智能、大數據運算等技術相結合后,屏幕將由“設備”轉型為更廣義的“界面”,內容生產模式也隨之革新。近期,如《全職高手》《穿越火線》等以虛擬生活為題材的文藝作品開始產生,也出現如“界面電影”“引擎電影”等新的藝術形式。由此可見,屏幕的發展是一種必然,隨著科技進步,媒介必將隨之生長。

  發揮新媒介新技術的正向作用,關鍵在於“人”。屏媒時代對媒介素養提出更高考驗,提升我們的媒介素養是必然選擇。通過屏幕中介,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得以鏈接,虛擬生活同現實生活一起,成為現代人類生活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屏媒時代推動人類再次“進化”:視野更大、視線更遠、視角更多元。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在屏幕背后的虛擬空間裡,僅僅有著“真實的抽象”,屏幕是工具、載體,而不是實質。在充分利用屏幕便利性的同時,也要規避不利影響:既要從“我”做起,適當追求“極簡主義”,不斷學習恰當的運用方式,養成合理觀看習慣,形成更加成熟的用屏模式﹔也要為他人著想,助力監管平台共同淨化、精化屏幕內容,疏引優質精品,摒棄沉疴冗余,給真正有價值的文化內容以充分展示空間。

  不論未來屏幕如何發展,我們的生活不該被“像素”和“網速”捆綁,人與人之間的真實聯結永遠更值得追尋。在不斷更迭的媒介變革中,隻有不斷錘煉和提升我們的媒介素養,才能真正發揮媒介作用,讓技術造福生活。

(責編:王誼帆、沈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