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科普,點燃青少年的科學好奇心

王美瑩、詹媛、姚曉丹、王斯敏

2020年09月17日09:13  來源:光明日報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9月11日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致賀信強調:“中國高度重視科學普及,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科學文化素質。”今天,科普工作尤其是青少年科普,在網絡時代呈現新特征。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身的“知識網紅”陸續涌現,活躍在各大網絡平台,憑著重互動、善交流的優勢,在網絡世界刮起“科普旋風”。網絡科普的平台也越來越寬,除了知乎、果殼等專業知識平台,嗶哩嗶哩視頻網(B站)於今年6月初正式上線“知識區”,為海量年輕用戶打造“科普圈”。

互聯網時代,青少年科普面臨哪些新契機、存在哪些新問題,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在9月19日全國科普日來臨之際,光明智庫帶您品味四位科普大V的科普故事,並請專家分析建言。

【一線講述】

讓科學素養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

講述人:果殼網創始人、首席執行官 嵇曉華@姬十三

2007年,我從復旦大學神經生物系博士畢業,選擇成為一名科普作家。沒想到,在互聯網創業熱潮中,這份個人興趣被一位風險投資家看中了。他對我說,科學素養將在未來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這個未來圖景瞬間打動了我。

2010年,我和伙伴們創辦了果殼網,起步之初經歷了很多困難。最近三到五年,果殼開始快速成長,成為國內科普原創內容的知名平台之一。

“科技有意思”,這是果殼一直秉持的理念。我們的追求是:將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轉化為生動而不失專業的傳播信息。例如,2014年2月13日,玉兔號月球車解決技術故障恢復工作之際,果殼與新華社聯合打造的微博賬號“@月球車玉兔”發布微博“Hi,有人在嗎”,活潑親切的表達方式不但傳遞了信息,也在網上引發熱烈互動。

今年,果殼10歲了。10年間,果殼通過多種渠道發布原創科普文章、視頻10萬余條,積累了近5000位各領域科普作者,培養了50位經驗豐富的全職編輯,先后與數千位各領域專家互動,共吸引了約5000萬科普關注者。

近些年,互聯網上泛娛樂內容興起,一些產品打著“科普”“知識”的旗號,卻以標題黨、噱頭營銷等方式博眼球,給嚴肅科普帶來了很大沖擊。我和團隊在反復討論中達成共識——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要做高質量科普內容。因此,果殼不但追求內容科學、嚴謹,而且堅持在每篇文章結尾列出參考文獻,做到信息可查、有據可依。

創業10年,我最大的感觸是全社會越來越重視科學研究、科學文化、科學精神,科普創業迎來了最好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專門談到了讓青少年“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這正是我們的使命。總書記還引用了馬克思的話:“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隻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這句經久不衰的名言,激勵著我們肩負起弘揚科學精神的歷史責任。

當下,果殼正在做兩件事。一是參與建設大眾科普文化設施,如科技館博物館的更新改造,大型沉浸式科普展覽的策劃籌備﹔二是投入少兒科普基礎內容建設。讓科普影響下一代人,將是果殼新的起點。

和“中二所”一起,開啟科學世界的奇妙探險

講述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在讀博士生 王恩@悟理學院

2016年,讀大三的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腦洞大開的文章:《為什麼物理學不能理解愛情》,覺得別有興味,便關注了微信公眾號“中科院物理所”。當時的我並沒有想到,自己后來會成為其中一員。

當我進入中科院物理所時,所裡的網絡科普工作已頗具影響力。在教研人員指導下,我和20多位本所同學一起負責公眾號內容運營。

為了刷足“存在感”,公眾號不斷創新,打造了多個特色專欄,持續推出原創內容。對稱性有什麼用?我們譯出國外優質科普內容助你思考﹔烤火需要涂防晒霜嗎?專門應對奇思妙想的問答專欄給你答案﹔筷子也能編拱橋?《正經玩》專欄教你用日常物品進行科學小實驗……每年“情人節”,我們總會把“物理”和“愛情”兩個關鍵詞進行跨次元碰撞,2018年的策劃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成為公眾號最“出圈”的文章。

除了微信公眾號,我們還布局了多樣化新媒體矩陣,公眾號和B站的粉絲數均已突破120萬。“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悟理學院”等有趣的賬號名拉近了我們和大家的距離,網友還在彈幕中創造出“中二所”等昵稱。

科普看似輕鬆,其實並不容易。為了保証內容的科學性,需要嚴格審核,有時得查閱大量資料進行修訂。有一次,為了研究一個沙發轉角的選題,我“啃”了十幾頁數學論文。同時,科普必須兼顧科學屬性和媒體屬性,科研工作者要把專業知識巧妙地轉化為通俗表達,填補網友們的知識空白。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科學研究特別是基礎研究的出發點往往是科學家探究自然奧秘的好奇心。”我們願激起大家對科學的興趣,埋下一顆知識的種子,讓它在漫漫人生路中生根發芽。這正是“中二所”的口號:“為了讓你看得更遠,我寧願做一個安靜的巨人。”

做求知欲的點燃者,自己先要“燃”起來

講述人:中國國家博物館原講解員 袁碩@河森堡

優秀的知識傳播者往往也是“求知欲的點燃者”。博物館講解員即使竭盡全力,短時間內輸出的知識仍然非常有限。而通過講解激發興趣,讓大家愛上博物館、愛上歷史、愛上自然科學,甚至愛上探索世界,大家便會持續地主動學習,這樣的知識獲取就是無限的。

想要點燃別人,自己先要“燃”起來。我的起點是知乎,網絡演講節目《進擊的智人》讓更多人認識了我。后來,我把重心轉移到了微博上。

很多專業知識看似深奧,其實包含著許多有趣的內容,重要的是如何把它們提取出來。我一直秉承著“用科學解釋歷史”的理念,在我看來,知識是難以簡單區分文理的,太過機械地分類會導向局限或者狹隘,而博物館應該給人以遼闊和融通。

與短視頻相比,我認為中長視頻的節奏和調性更適於知識傳播。因此,我制作推出了《展開》系列中長視頻。這個節目從布景、拍攝到剪輯、后期,全都由我一個人完成,取景也在自己家中。我的思路是,一定要找一個低成本的方式,以便於持續創作。最近,我還和專業團隊合作打造了直播節目“河森堡萬物博物館”,為平凡的物品賦予歷史感的背景,讓購物和文化並重,觀眾就算不消費也能獲得免費的知識。

我的作品,調性盡可能輕鬆,但內容始終圍繞人文、歷史、社會及自然科學領域的“硬核”知識。也許隨著時間推移,我會做一些形式上的微調,但內核不會變。讓我欣慰的是,這份堅持得到了許多用心的反饋。我把視頻發到B站上,會有“課代表”在評論區梳理出“課堂筆記”,大家還會在彈幕中互相探討。

這樣的經歷讓我充實且愉悅。現階段,我會專心做一個運營自媒體的科普作家,當然,也可能出版一本科普小說。

組建科普聯盟,為“小朋友們”求知盡力

講述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李永樂@李永樂老師

2014年,作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高三畢業班及兩個年級物理競賽課程的任課教師,為了方便學生們自主學習,我把部分教學內容放到網上,卻意外發現普通大眾對科學知識充滿了興趣。於是,我的網絡科普之路開始了。

我用心尋找社會熱點背后的科學問題,或者大家耳熟能詳卻不了解原理的科學概念,然后用最基本的知識、最通俗的方法進行解釋。這也讓我學到了許多新東西,能夠更好地將課堂知識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

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中國的內容制作者很多,但從事科普內容創作的人很少。我把科普視頻發到YouTube頻道后,與時事相關的內容很受歡迎。

在我眼裡,渴求知識的青少年無論年齡多大,都是“小朋友”,我喜歡這樣稱呼他們。通過長時間的工作接觸,我發現青少年很容易被各種網絡信息所影響,他們關注某個話題、某類觀點,信息流便會推送更多同類內容,把他們包裹在“信息繭房”之中。希望廣大科普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引導青少年用更廣闊的視野、從更客觀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中迷航。

近些年,我做了不少新嘗試。比如,出版了兩本物理科普的啟蒙圖書﹔推出讀書專欄,用70余期視頻講解經典科普讀物,還制作了《李永樂老師高中物理》系列公益課程。制作一套多學科、體系化的互聯網優質公益課程是我的目標,無論是偏遠地區的孩子,還是已經畢業的白領,都可以在這些課程中獲得免費的學習資源。

讓我振奮的是,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專門強調“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這是對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和鞭策。中小學教師應該向學生展示科學之美,讓他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得以保持,並培養他們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從事科普工作有顯著優勢,應該受到鼓勵。現在網上做科普的教師越來越多了,最近,我正籌劃成立一個科普聯盟,把熱愛科普的各科教師組織起來,為中國科普事業盡一份力,為“小朋友們”求知盡一份力。

【智庫答問】

本期嘉賓

中國科普研究所科普政策研究室主任 鄭念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項目發起人 王姝

好奇心是知識學習的驅動力

光明智庫: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知識網紅”火爆網絡給互聯網科普工作帶來怎樣的契機?

王姝:“知識網紅”除了輸出的內容有知識、有文化、有趣味,他們強烈的個人特色也吸引著大眾。成功的科學傳播,往往是為科學的內核增加有趣的“外殼”。借助“知識網紅”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更多的人有機會看到科學、了解科學、愛上科學,激發對科學的好奇心與創造力。

鄭念:這種現象符合傳播學的基本原理。首先,“知識網紅”善於運用B站、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傳播平台,內容呈現豐富生動、吸引力強。這類知識傳播往往擺脫了傳統書本的嚴肅說教式敘事,用語新潮,聲、圖、像居多,時常穿插表情包、幽默段子等元素。其次,傳播者鮮明獨特的人格魅力,能夠更好地滿足受眾需求。新媒體傳播中,品牌形象的樹立尤為重要,不管是通過語言、神態傳遞人格信息,還是通過統一化的剪輯風格、視覺標志、經典口號等將形象刻入受眾腦海,“知識網紅”都樹立了鮮明的人設,贏得了廣泛好感。最后,傳播者大多具有專業優勢,能很好地解答現實問題和受眾困惑,從而樹立口碑、引發傳播。

公眾關切是專業性與通俗性之間的契合點

光明智庫:親和力是網絡科普的重要因素。科普傳播該如何把握好專業性與通俗性之間的契合點?

鄭念:要找到專業性與通俗性之間的契合點,就要准確把握受眾需求。無論是科學家還是專業傳播者,關鍵是要回應公眾關切,有效釋疑解惑。科普內容不僅要有科學性,還要有現實性、有表達藝術性,有時還要巧妙運用媒介傳播的新聞性。例如,自媒體創作者“畢導”就擅長從熱點事件出發,挖掘生活小事中的科學道理,在傳遞科學思維的同時,關注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優質網絡科普是一個技術體系,需要多個學科的理論支撐。

王姝:以視頻作為科學傳播的載體,優勢在於可以用直觀的視覺體驗揭示諸多科學問題。專業傳播團隊的參與是科普視頻通俗有趣的重要基礎,而多學科專家的合力支持與智慧輸出,則是視頻內容科學嚴謹的重要保証。相較而言,科學知識更易於傳播,而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富於抽象性,更適合“借勢傳播”,以生動有趣的載體,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大眾。

專業機構+媒體平台,合作勢在必行

光明智庫:“知識網紅”的科普作品良莠不齊,專業科普工作者卻缺乏傳播力與關注度。如何看待此類“痛點”?

鄭念:從現實看,我們不僅對科普人才缺乏專業化培養,也缺乏准入門檻。優秀的“科普大咖”少之又少,一方面與自媒體“野蠻生長”,部分從業者為博眼球、搶流量而擾亂生態有關,一方面也與媒體平台審查監管機制不完善有關。應鼓勵媒體平台與科學機構合作,出台“科普專家認証制度”,加大對優秀科普內容創作者的扶持。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也需加強傳播技能學習,利用新的媒介形式增強自身影響力,用優質科普信息佔領輿論陣地。

王姝:客觀存在的學科壁壘,是很多內容創作者難以破解的困局之一。事實上,不僅各學科之間存在知識壁壘,研究者也常遇到對自己學科領域的其他分支不甚了解的情況。如果說哪個群體最適合進行科學傳播,科學家當仁不讓。但客觀限制在於:在將科學信息轉譯給大眾的過程中,科學家普遍缺乏知識遷移能力。因此,跨界合作變得尤為必要。科學與娛樂並不是對立的,在揭示真理方面,雙方只是方法不同,並且能夠相互融通。

追蹤發展,打造更精准普惠的科普格局

光明智庫:科普視頻已成為科普教育的重要載體。如何讓這隻科普“翅膀”硬起來,更好地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王姝:科普視頻以及包含嚴肅科學成分的影視作品,其目標都是實現科學的借勢傳播。科技傳播與影視娛樂交融的目的,不是將娛樂化的影視作品改造成毫無瑕疵的科教片,而是盡可能融入科學元素,讓普通人在良好的視聽感受中走近科學。這是一個新的領域、一條新的路徑,需要更多人參與其中,群策群力。科學傳播要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及趨勢相匹配,亟須理念升級、模式創新、路徑開拓。

鄭念: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新傳播媒介具備輕量化、移動化、社交化、智能化等特點,不僅符合公眾學習交流習慣,也具備贏得受眾注意力的突出優勢。新媒體新平台的演變,也帶動了設備制造、軟件服務、產品生產、內容傳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科普事業應緊跟發展潮流,加大力度推動科普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從科普服務供給、傳播渠道升級、優秀作品創作等多方面入手,打造更加精准普惠的科普格局。同時,要加強市場理念培育,推動科普產業發展,使科普事業和科普產業雙輪驅動、雙翼齊飛。

(責編:王誼帆、沈光倩)